您好,欢迎访问凯卫仕厕所文化研究院官网!

凯卫仕

专注洗手间行业20年

从事改善洗手间环境、传播洗手间文化、倡导洗手间公益

400-688-8280

行业动态

美化设计

凯卫仕

邮箱:admin@szkvs.com

手机:13424380752

电话:400-688-828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富通海智科技园三栋17楼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洗手间百科 > 行业动态
如厕也要“精致”?古代厕所变迁史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讲究”
发布时间:2022-03-02 13:53浏览次数:

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

厕所是一个相当神奇的区域,由于它脏兮兮、臭烘烘的功能,很多人其实并不愿意提起这个场所,然而我们装修时却又会对这里格外上心,生怕它不够“坚强”。如果说我们已经对厕所相当宽容,甚至对马桶等用品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那么对于古人而言,这个一点也不风雅的“五谷轮回之所”就真的是既重要又尴尬的地方了。一下就让我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古代的厕所文化

在古代的文献中,对卫生情况的记载和卫生用品的记录都是最少的,但就在这只言片语的文字里我们也不难发现古人的生活并不是餐风饮露的神仙日子,也有吃喝拉撒的需求,而且由于没有有效的清洁方法,很多城市都被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搞得叫苦不迭。当然,这些痛苦大多是平民的困扰,贵族和富豪们的精致可是连如厕这方面都包含的。

厕所是古人不愿提起却不能放弃的一环,如厕工具也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先进”

1.厕所自古至今一直在改变

我们最早对厕所的记载来自《礼仪·既夕礼》中,但最早发现的厕所遗址却在五千多年前西安的一处半坡村遗址里,当时的厕所就已经是“坑厕”了,只是相当简陋,人们在地上挖个坑,方便过后就地掩埋,这种方式似乎学自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惯,却既安全又干净,因此这种方式一直到商周还在沿用。

坑厕

坑厕

到了先秦时期,人们为了避免每次掩埋的麻烦,将厕所直接盖在了猪圈上,人们的排泄物被猪当做食物,也解决了掩埋、处理垃圾的双重麻烦,也是相当聪明的,因此这时候的厕所就被古人直接称作“圂(hùn)”,就是猪圈的意思。

到了汉朝以后,也许是在用帽子当厕所小解的流氓皇帝刘邦的启发下,人们发现了便壶和马桶的好处,从此以后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小解专用壶以及马桶的身影。

2.马桶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马桶要叫马桶?其实最初的马桶被称为“虎子”,从马桶最早开始用的时间来推算,可靠一点的说法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与朋友一同去冥山之北打马狩猎,忽然在前方发现了一头卧虎,李广当机立断飞出一箭射死了老虎,之后用它的头骨制成了枕头,而卧虎的形状则被当做便壶的形状来使用了。

那么好好的“虎桶”怎么变成了一点也不霸气的“马桶”了呢?虎子这个叫法一直用到了唐朝时期,带到李氏夺了天下,忽然发现这虎子的说法冲撞了先人“李虎”的名讳,因而改名为马桶,也多称兽子。改虎为马的原因没有详细记载,也有人猜测是马的形态与当时便壶的样式相似,才不幸上榜。当然,从欧阳修《归田录》中的一句:“燕王好坐木马子”来看,马桶在当时已经不是“蹲便”而是“坐便”了。

虎子

虎子

厕所的存在对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城市环境的保护,借此赚钱的聪明人也不在少数

1.人类的生活垃圾管理有多重要

《隋书》有载:“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这个八百岁的、不甚宜人的汉城还有一个更出名的称呼——长安,谁能想到从隋朝以来与洛阳并称二都、被数位君王定位都城的长安竟然因为垃圾和粪便导致生活用水都是一股咸味,空气中也臭不可闻,让帝王不得以昭告臣民决定迁都,那这环境到底得有多糟糕啊?

古人对这些生活垃圾就完全视若无睹吗?当然不是,他们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处理方式。最粗暴的垃圾处理来自殷商和秦朝,前者一旦发现百姓扔垃圾,要斩去一臂,后者则惯用“黥面”之法,让所有人都知道此人是个乱扔垃圾的“不讲公德之徒”。在强权的压制下,当时虽然垃圾处理能力低下,但城市环境却还算宜人。

古人处理垃圾

古人处理垃圾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有了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专人在夜间或凌晨收拾街上、各户人家的垃圾统一处理,到了宋朝更有了专门的“出粪人”一职。可别小看这些成天跟秽物打交道的人们,宋朝的出粪人可是个抢手的职业,甚至有人借此一跃成为了小小的“富贵人家”。当然也靠着这些人,宋朝不必制定残酷的律法,也依旧保持了城市的相对干净。

2. 厕所也能“淘金”?

现在的城市里偶尔也能见到一些“捡垃圾”为生的人,然而几十年以前或许很多“城里人”会对这些人有非议,可现在却不同了,靠捡垃圾发家致富超越小康水平的可不在少数。但是这种致富之法可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以来捡垃圾甚至掏粪工们就已经是个相当成熟的行业了,做得足够专业,赚钱也不是难事。

出粪人这一职业在宋朝开始专业化,当时的出粪人算是半个公务员,他们走街串巷收集各家各户的夜香统一交给朝廷相关部门,再由官方定价卖给农民做肥料,到后来甚至有人私下联系了这些出粪人们做“走私”生意,让这些人也小赚了一笔。

古代厕所

古代厕所

这还不算最聪明的,据说在明末清初就有一个名为穆太公的人,在一次上公共厕所的经历中发现这些官方收费的公厕其实也没有多“高大上”,因此萌生了开办私营公厕的想法,回家后他真的让人盖了一间公厕,请了书画大家写诗作画,把个厕所装饰的无比风雅,甚至还是免费的,引得无数文人哪怕路途更远也要选择这里,最后还引来了许多女子,让这里成为了当时的“网红厕所”。

穆太公的网红厕所虽然不要钱,但收了也可以收获许多的“肥料”,所幸当时朝廷并不控制这些“人工肥料”的统一管理,于是他将这些东西卖给了附近的农人,变成了当地知名的富家翁。

古人如厕的选择难道是在退化?古代富豪们到底为何放弃马桶选择坑厕?

1.古代的马桶与坑厕概念和当今大有不同

如果说今天马桶是更舒服的坐便而坑厕是公共场所多见的蹲便,那么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区别的,当时的马桶有的用来形容男子专用的小解壶,也有的形容百姓家中角落里的“如厕工具”。此马桶的先身是秦代的一种大缸,人们在圆口大缸里装水,上面加两条木板就可或蹲或坐在上面如厕,但不仅臭不可闻,更有掉进去的风险,据史料记载掉进厕所里溺毙的人中甚至有一位皇帝,可真是“不体面”的驾崩方式。

到了宋朝,马桶虽然变得小且方便些了,但还是摆脱不了简陋和脏兮兮的状态,放在家里也是既影响环境又不美观,而坑厕则不一样,是人们专门盖来上厕所的“卫生间”,而所谓坑厕的“坑”指的是坐在一个坑上,而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蹲坑哦。

卫生间

专门的“卫生间”

2.坑厕在古代更加方便

在宋朝的诸多记载中可见,作为经济、政治、文化都蓬勃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增长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问题——缺地。

宋朝人均土地面积稀少在整个古代史上都是罕见的,甚至一度导致了火葬的局部盛行,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能力在家中来盖厕所的人家自然不是一般百姓能负担得起的,所以宋朝的平民才只能选择跑很远去上公共厕所,或者在家里准备马桶解决。由于当时公厕并不流行,让宋朝应运而生的出粪人们反而赚了个盆满钵盈。

坑厕除了体现自己的“富有”,更多时候比马桶方便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一些老式学校半封闭式的厕所,每次进去都是一场彼此参观的惨剧,如果还得在屋子里任人观看,那心里可就更不是滋味了。

这种上厕所的方式是穷苦百姓的日子,有钱人为了保持体面可不会吝啬花钱让自己日用的场所变得更加“高雅”,单独的坑厕不仅做到了私密性,而且对于整体环境来说产生的影响也小了很多,当然了,因为厕所修建的太富丽堂皇,历史上也闹出过很多笑话。

西晋大将军王敦

西晋大将军王敦

3.富人的厕所可以很华丽

当穷人们只能苦哈哈地用马桶的时候,有钱有势的人却已经把厕所的装修搞得相当夸张。《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西晋大将军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驸马后,新婚之夜如厕的一则故事,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书中称大将军第一次见到公主那间比百姓的住宅还漂亮的厕所后惊叹非常,直到闻见了臭味心里才“平衡”了一些,还想着原来公主的厕所也避免不了臭味啊。

奇怪的是厕所里竟然有一个漂亮的漆箱,还装着几颗干枣子,驸马爷以为是“厕所专供食品”,就不客气的都吃完了,可出来以后婢女们居然又捧了吃的“澡豆”上来,还端了水,于是王墩将军又吃喝了一气,却看婢女们都面有怪色,好像在忍笑,询问后才知道原来那干枣是登坑时用来塞鼻子防臭气的,可不是食物啊,而“澡豆”则相当于现在常用的肥皂,是净手用的。

这样的故事虽然夸张,也实属个例,却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的富人们上厕所有多讲究,这也就不难明白为何有钱人愿意多花钱来修建厕所了,原来上厕所也能成为一种享受啊,所以奢侈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属,而是“传承”啊。

小结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厕所变迁史,这些脏兮兮的东西背后藏着的是我们对环境优美、城市整洁的愿望,是古人哪怕条件不足也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执着。正因为有了这一次次的小小改变,才有了我们现在更加科学的垃圾处理,也让我们的一些小习惯有了来处,这样想想那些厕所里的小怪癖是不是还有些亲切呢?


400-688-8280